政府去年九月就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完成第三階段公眾諮詢,經過九個月修訂,昨日公布終極方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政府計劃先行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提 高發展密度,住宅單位由四萬七千三百個增至六萬零七百個,增幅達兩成八,較原本規劃發展的三區(即古洞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合共可提供五萬三千多個 單位還要多,整個項目則於二○三一年完成。
公屋單位增至六成比例
古洞北及粉嶺北兩個發展項目整體發展成本達一千二百億元,當中三百億元用作收地,其餘九百億元則作基建及公共設施等發展。政府又調整資助房屋比例,公營單位比例由四成九增至六成,公營房屋用地比例則增至四成七,當局又暫定將公屋、居屋及私樓的比例分別定為五比一比四,陳茂波強調,比例只屬初步估算,希望留有彈性。
建醫院鐵路 預留農地
至於坪輋/打鼓嶺因缺乏基建及鐵路連接,將押後與新界北區新發展區一併研究,發展為可容納三十萬人的新市鎮。當局又決定增加兩區發展密度,規劃署署長凌嘉勤指,古洞北將設鐵路站,該區八成人口將居住在鐵路站旁五百米範圍內,該處住宅地積比由五倍增至六倍,周邊地 帶則增至三點五倍,區內會興建醫院等設施,而燕崗及河上鄉一帶村落則會保留。至於粉嶺北則設東西兩個交通交匯處,主要人口集中居住在兩交匯處五百米範圍地 區,南北面則設綠化走廊,區內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南北面合共四十五公頃土地將預留作農業用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